其它推荐信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核医学科创建于1959年,是国内最早开展同位素临床应用和研究的单位之一,1980年已拥有湖北省最早的研究生学位授予点,经多年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科室已连续五年获复旦专科声誉地区提名,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核医学专业基地,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GCP)专业认定,获批《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四类证。核医学科亚专业齐全,主要包括: PET中心(一体化PET/MR、PET/CT、高能回旋加速器及实验室)、SPECT/CT显像室、体外分析实验室、核素
发布时间:2024-08-13 浏览量:2499
PET-CT是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有部分患者做了PET-CT以后,如果发现是早期肿瘤的患者,则在接受治疗前一定要做活检,用于诊断肿瘤的良恶性、分期、是否转移等,指导治疗。
发布时间:2022-06-17 浏览量:2135
做检查的时间就有点久了,病人头一天是吃完饭以后就不要再吃了,就少吃一点,为了怕血糖高,第二天空腹过来,来了以后,一般像我们大概我觉得一个病人检查得差不多两个小时。
发布时间:2021-06-08 浏览量:1481
PET检查采用正电子核素作为示踪剂,通过病灶部位对示踪剂的摄取了解病灶功能代谢状态,从而对疾病正确诊断
发布时间:2020-05-26 浏览量:2647
PETCT检查多少钱,能不能报销?这是很多患者关心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人对pet ct的检查效果的充分的认可
发布时间:2020-05-10 浏览量:1057
纵隔肿瘤的CT特点,一个是定位,一个是形态,再一个是密度。CT上能提供这几个信息,定位是首要的。再接着看密度。密度对于纵隔肿瘤很关键。比如说它是不是囊性的,如果是囊性那90%以上都是良性的,叫纵隔的囊肿。
发布时间:2020-05-08 浏览量:808
不少人喜欢吃香辣食品或是烫的食物,殊不知这些食品可以导致多种消化道肿瘤。
发布时间:2020-03-17 浏览量:991
重庆平安健康检测中心通过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检测服务平台,全方位连接医院、专家、病患,实现影像、检验、体检等诊断资源共享,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精准、更安全的创新型健康检测服务。
发布时间:2020-03-08 浏览量:473
肺部疾病很常见,在体检时发现肺部有阴影也不鲜见。一旦医生告知肺部有问题,暂时不能确定性质,有可能是肺癌,也有可能是肺结核,也不排除是肺炎等其他疾病,不少人立即就吓坏了,万一是肺癌怎么办? 肺部阴影是在做胸部X线
发布时间:2020-03-03 浏览量:1470
多数癌症病人不可避免地会发展到癌症晚期,所谓癌症晚期就是癌症细胞出现远处转移,已经扩散到其他脏器,而且影响到其他脏器的正常功能,这时候治疗确实很困难,所以很多人也对未来不抱希望,甚至放弃治疗。然而,只要采取适当
发布时间:2020-02-24 浏览量:1201
PET-CT的128排是目前世界最好的最先进的机器,无论从机器价格与性能及准确度来说,都是非常的高的,可以说,128排机器是64排机器的准确率高2倍。
发布时间:2020-02-12 浏览量:339
对于PET-CT这项高等检查,在很多眼里它就是一个放射性检查项目,具体这类检查的原理是什么,人们还是不了解,下面我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大家解释。
发布时间:2020-02-10 浏览量:1866
随着儿童相关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PETCT检查尤其是对低龄儿童所致的辐射危害已越来越受到患者家属医疗机构和国际社会的关注。而在PETCT诊疗领域,迄今还没有统一的CT扫描方法的指南。考虑到儿童更易受电离辐射的影响,在最短时间内和最小暴露剂量条件下提供具有诊断质量的图像十分必要。
发布时间:2020-02-10 浏览量:1265
做PET-CT检查的时候需要注射示踪剂,所以需要根据被检查人的实际情况提前预订和配制药剂的数量,所以一般做PET-CT检查都要提前预约的。那么,做PET-CT检查前有什么需要多加注意?
发布时间:2020-02-06 浏览量:689
由于核医学技术的特点,PET在精度方面有一定的限制,在定位方面有一定的限制。为此,我们考虑将该设备的结果同放射学的结果综合考虑。但是如果扫描时间 不同,密度小的组织状态不稳定,将两种设备图像融合的结果经常不太精细准确。
发布时间:2020-02-02 浏览量:1689
我们可能看到的是那种直接征象,CT相对来说看到的是形态,有些东西是相对来说是间接一点的征象,所以我觉得这个是里外都一起看,CT看外形,我们看内心,所以它就是用PET和CT合二为一,既具有分子影像的优势,又具有解剖影像的优势,现在应该是一个尖 端的医学影像检查手段。
发布时间:2020-01-26 浏览量:853
pet ct检查已经成功的应用于癌症全身筛查、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等。对于癌症筛查的准确度一直是接受这类检查患者最关心的话题
发布时间:2020-01-20 浏览量:1959
很多的癌症晚期患者在被确诊为晚期时,就彻底失去了信心,有些人会问在癌症晚期做PET-CT还有价值么?
发布时间:2019-10-20 浏览量:869
不少人都会咨询一个问题:“XX医院PETCT中心的设备是什么型号?”这个似乎是很常规的问题,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些不同型号PETCT有什么区别呢?哪些型号的PETCT算是比较先进的?
发布时间:2019-09-30 浏览量:1872
PET成像如“GPS定位器”,“光源”来自体内,它反映的是细胞,甚至是分子水平的功能改变。当有“坏念头”时,就可能被探测到,所以可以更早的发现病变。将两者的优势结合到一起,这就是PET/CT,它的第 一个主要优点就是:既能早期发现病灶,又可以准确定位。
发布时间:2019-09-18 浏览量:1203
现代技术不断进步,PET-CT将PET与CT融为一体,使两种成像技术优势互补,使用的也广泛起来了,但是选择到哪一家医院做PETCT检查,对大家来说又成了一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9-09-02 浏览量:1168
PET-MR目前是国际上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之一,受到各国人士的钟爱。因为MR对人体无任何放射损伤,那么PET-MR诊疗项目有哪些具有什么样的优势?
发布时间:2019-08-29 浏览量:576
一体化PET/MR在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炎性病变和其他疾病具有独特的价值,而且辐射剂量更少。新的示踪剂有助于开展心肌重塑和心肌梗死的肝细胞治疗评估的临床...
发布时间:2019-08-27 浏览量:1112
脑PETCT检查给报销吗?答案是不能
发布时间:2019-08-13 浏览量:336
PET-CT检查是人们最关注的体检项目。临床主要应用于肿瘤、脑和心脏等领域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是不是做了PET-CT就可以不做其他检查了?答案是否定的,还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以进行联合诊断。
发布时间:2019-08-12 浏览量:407
PET-CT在检查肿瘤方面的优势一直为人们非常认可的,现在很多人选择PET-CT为防癌体检。同时也有一些怀疑的人惧怕胃镜检查,而选择PET-CT。那么,PET-CT检查能代替胃镜检查吗?
发布时间:2019-07-03 浏览量:553
厦门州信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作为国内 领 先的大健康产业的领跑者,已经顺利将国际心血管磁共振学会引入中国,造福于广大的患者。也是福建患者做PETMR检查比较理想的地方。
发布时间:2019-06-24 浏览量:2068
PET-CT作为异常火爆的健康体检项目,深受各国人士的喜爱。PET-CT检查是一种无创、快速、且副作用低的检查设备。但是对于其他人群一样也适合。根据临床经验PETCT检查一样也适合下列人群。那么,做PETCT的人多吗?
发布时间:2019-05-29 浏览量:832
患者,女,62岁。乏力,纳差20天,黄疸,贫血。低蛋白血症,CA125 77U/ml,CA153 31 U/ml。
发布时间:2019-03-24 浏览量:1176
随着大型医疗设备PET-CT的应用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接受PET-CT检测及进行肿瘤筛查,但是很多人都担心做PET-CT有辐射,会对身体产生伤害,下面我们就来揭开PET-CT检查的辐射真实情况。
发布时间:2019-01-14 浏览量:554
黑色素瘤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过,过去一部《非诚勿扰2》,里面就有主人公得了黑色素瘤,这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色素性皮肤病
发布时间:2018-11-12 浏览量:1289
在中国,PET/CT在体检中有增长趋势,它的适用范围似乎被扩展到了普通人群,它的查癌功效被吹得神乎其神,甚至有人认为“每年的体检多此一举,不如每年做一次PET/CT更让人安心”。PET/CT的走红与国内的某些不当宣传有关,其早期诊断的效果也成为受到普通人追捧的核心理由。
发布时间:2018-09-18 浏览量:1086
对于淋巴瘤来说,常用的检查方法为CT、B超等,来检查淋巴结是否肿大。而淋巴结炎也会使得淋巴结增大,从而造成误诊。武汉PET-CT作为超精细准确检查,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下面为您介绍武汉PET-CT鉴别淋巴瘤和淋巴结炎。
发布时间:2018-08-29 浏览量:1604
作为能发现早期癌症的PET/CT为什么这么牛?原因在于PET/CT技术是把极其微量的正电子示踪剂注射到人体内,然后用特殊的体外探测仪器(PET)探测这些正电子核素在人体全身脏器的分布情况,再结合CT的定位,准确显示出人体各器官的生理代谢情况和解剖结构。
发布时间:2018-05-30 浏览量:1022
宫颈癌初始治疗后残留或复发的患者预后很差,仅少部分患者可长期生存,PET/CT有助于识别宫颈癌复发或疑似复发患者。先前的研究提示治疗后PET/CT有预后价值,但缺乏影像学验证和对治疗决策影响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1 浏览量:892